3日,2025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簡稱“物博會”)成果發布會在江蘇無錫召開,系統梳理并發布博覽會的舉辦情況及成果。統計數據顯示,本屆物博會促成26個重大項目簽約,合作金額超320億元,涵蓋衛星物聯網運營、傳感器基地、礦山無人駕駛等領域,彰顯產業“磁場效應”。
本屆博覽會為期3天,以“萬物智聯·無盡前沿”為主題,聚焦“AI與物聯網雙向賦能”,設四大主題館,向公眾直觀呈現物聯網領域的前沿技術與產品,通過互動體驗展區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場景。
博覽會期間,5G NTN衛星物聯網全球試驗網、5G-A“四融合”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實踐成果等重大成果首發,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心、先進通信系統與終端設備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等一批高能級平臺集中啟用。智慧生活展區內,無人駕駛小巴、AI咖啡機器人、適老化健康監測設備等互動展品,更是吸引了不少業余觀眾的關注。
“物聯網正從‘萬物智聯’向‘萬物智行’加速演進。”無錫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副主任唐皓稱,通過對本屆物博會技術研討與成果觀察,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如今的物聯網已不再是“單純傳數據”的連接基礎設施,而在向著“感知—決策—執行”閉環的“萬物智行”模式不斷躍遷,物聯網產業已從“泛化布局”轉向“精準賦能”,在工業、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領域的場景化成果集中涌現。
唐皓介紹,以前物聯網設備多是被動采集、傳輸數據,現在有了AI加持,這些設備能自主決策、主動行動,這種融合讓物聯網設備從“感知節點”升級為“價值創造者”,成為推動生產效率提升的核心力量。
作為物博會的舉辦地,無錫是物聯網產業的“領航之城”。近年來,該市建成了全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物聯網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規上營收已突破2500億元。
本屆物博會成果報告中提到,面向未來,無錫明確將從“編制AIoT全景產業圖譜、組建創新聯合體攻關關鍵技術;梳理重點領域應用需求、搭建技術對接平臺;培育平臺型企業、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夯實國際標準與安全能力,打造標準輸出高地與安全示范標桿”四個方面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圖片等信息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平臺所有,僅用于學術分享,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做刪除處理!